一开始,《乐一通》的动画在影院中播出(作为电影放映之前的暖场小段),并优于另一动画《Merrie Melodies》。其主题音乐为“The Merry-Go-Round Broke Down”(1937年开始使用)。1930年,华纳兄弟决定制作短篇音乐动画,并宣传其音乐。于是,他们起用Rudolph Ising(鲁道夫·伊星)和Hugh Harman(修·哈曼),制造一系列的动画。当中,一个名为Bosko的人物成为了主要角色,而首本名作是《Sinkin' in the Bathtub》(1930)。可惜的是,Rudolph Ising和Hugh Harman于3年后带着这些卡通人物的版权,一起离开华纳兄弟。而经过磋商后,华纳兄弟才能保住乐一通和“That's All Folks!(再见了,各位) ”这两个名义。后来,华纳兄弟把Bosko稍为改造,转名为Buddy后重新推出,成为乐一通的明星。
在此以后,不少熟悉的乐一通朋友相继出现。首先有1935年的猪小弟,是在失败作Beans the Cat以后推出的。然后更有大受欢迎的达菲鸭(1937)和兔八哥(1940)。特别要注意,兔八哥是由Merrie Melodies转过来的。在1950年,乐一通系列开始在电视播放。而在1970年,乐一通的对象正式由大众转为儿童及青少年,不少不雅镜头被永久性删减。
在1969年,在影院中播出乐一通的动画完全式微(最后一集名为《Bugged By A Bee》,酷酷猫的专场),但也有一些被DePatie-Freleng Enterprises播出。这情况直到1987年才转变,但这种影院动画已不及以往多,只安排在片头片尾播放。在同年,乐一通朋友正式进入主题公园市场,在不少场地出现。而在1988年,他们更和迪士尼朋友唯一一次在银幕一起亮相(谁陷害了兔子罗杰),并扩展到不少儿童电视台中播放(如Cartoon Network和尼克国际儿童频道)。 [3]